新闻动态
古代砝码在民族间的叫法与意义
来源:四川成都古今砝码有限公司 | 作者:古今砝码 | 发布时间: 2025-01-05 | 3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古代砝码在民族间的叫法与意义。古代“砝码” 在平凉方言里引申为力度大、 厉害、 重要或有能耐的意思, 如对某些势力大有能力的人的描述。 天气炎热、 寒冷也称为“砝码” 。 举例如: 你一下要那么多钱, 太砝码咧,我拿不出。 又如: 那谁谁砝码的很, 一下叫来了那么多人帮忙。 再比如: 今个这天气砝码的很, 把人热日塌咧。 还有: 他太砝码咧, 我招不住……

古代砝码在民族间的叫法与意义

  现在砝码(音 fǎ mǎ), 《汉语词典》 解释为: 天平或秤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, 通常为金属块或金属片。 平凉人把用于秤上的砝码通常称为“砣” 。

  古代“砝码” 在平凉方言里引申为力度大、 厉害、 重要或有能耐的意思, 如对某些势力大有能力的人的描述。 天气炎热、 寒冷也称为“砝码” 。 举例如: 你一下要那么多钱, 太砝码咧,我拿不出。 又如: 那谁谁砝码的很, 一下叫来了那么多人帮忙。 再比如: 今个这天气砝码的很, 把人热日塌咧。 还有: 他太砝码咧, 我招不住……

  古代, “半瓶子” 以为砝码也是汉语词汇, 就是指秤砣。 后来请教语言学家才知道, 砝码其实不是汉语, 而是以前藏语音译, 意思是: 厉害、 本事大。 平凉是一个多民族地区, 历史上,这些不同民族来自不同地域, 也保留了其不同地域的语言特色。 我们平时口头语常说的: 可利马嚓、 日渎来亥、 胡求马嚓、 二不拉叽等等, 是平凉方言吸收了外来词演化形成的。 如:褡裢来自蒙语。 麻食来自波斯语“乌麻什” 。 麻达、 颇烦来自维语等。 而平凉话中常见的形容词“胡拉海” 、 “可利马嚓” 、 “胡求马嚓” 、 “扑稀来亥” 等都是古匈奴语音译词。前些天, 一位网友给“半瓶子” 发来一组 8090 后总结出来的平凉方言释义, 虽然词语解释和搭配不一定准确合理, 但读起来却很有意思, 发出来与各位共享: 古时候在平凉, 有一种厉害叫砝码, 有一种勇敢叫二杆子, 有一种潇洒叫料片子, 有一种交流叫谝闲传, 有一种惊讶叫胡谝起, 有一种强悍叫咂辣子, 有一种爽快叫没麻达, 有一种颓废叫怂样子, 有一种丢人叫烂面, 有一种地方叫歪达尼, 有一种气势叫马子紧, 有一种问候叫你大头……

   言归正传, 继续说“砝码” 。 中国古代把砝码称为“权” , “权” 亦称秤锤。 繁体“權”字的真实意义为: 权字中的木指秤杆; 草字头指民众; 双口指众多的民众之口; 隹(音 zhuī)就是好; 所以, 权就是在众多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。 砝码就是指能支配或指挥别人的力量, 有权力或能力的人才被称之为“砝码人” ,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重量级” 人物。当然, 砝码在平凉方言中应用比较广泛, 在面对不同的环境、 语境、 对象时, 它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。 譬如, 遇到价钱太贵的东西, 平凉人会说: 少点撒, 你这价钱太砝码咧!这里的砝码是指价钱太高, 自己不能承受。 再譬如, 某人做事比较嚓利、 靓活, 平凉人会说:你砝码的很么! 这里的砝码是指厉害, 有能耐。 还有, 以前平凉人把重量大, 搬不动或者拿不起吃不消的东西也叫砝码。这就是砝码在民族间的叫法与意义,请问粉丝,还有对砝码叫法和意义的补充和更正的吗?

 

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
地址1:成都市东风路24号附25号

全国服务热线:186 2808 9068

 址:www.jsjlsb.com

联系人:王经理

 

地址2:成都市金府路777号金府五金机电城46栋19号(金府国际)

  话:028-6136 8448

Q    Q:1684480099

联系人:代经理